考试
2021-08-13 03:49:46

对外交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对外交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超过以往各代。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1.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2.外国商人到广州由官员负责管束;3.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4.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5.外国商船进入黄埔,必须严查。

——《清高宗实录》

清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

材料三: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试办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上占重要地位。

            汕头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超过以往各代”的原因是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除材料三的两个经济特区外,请写出另外两个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超过以往各代”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范围广。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2)依据材料二“1.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2.外国商人到广州由官员负责管束……”“广州十三行”,反映了政府限制了对外贸易。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了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进二百年,使清朝与世隔绝,限制了对外贸易,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技术落后,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3)依据材料三图片:汕头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除了汕头、珠海经济特区外,还有设立深圳和厦门经济特区。(4)依据材料一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超过以往各代。促进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材料二清政府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于世界,进而被西方列强侵略;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由此得出:对外开放则国家兴,闭关锁国则国家落后等。

(1)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政策:闭关政策;影响: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3)深圳、厦门(4)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外开放则国家兴,闭关锁国则国家落后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