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文集》第6卷)

材料二:据世界银行报告,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7%,而1980年下降到2.5%;196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只占日本的1/4

 

——(毛磊等主编:《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要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②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写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观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1992年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请回答:

③何地农民按下了材料三“生死契约”中的“红手印”?为什么这份“生死契约”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④材料四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党的哪次会议提出了“这一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的提出有何意义?

(3)据下列材料,概括我国经济建设成果。这些成果证明了20世纪70年代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什么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材料:五年来(2012——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答案解析

(1)①重工业;实行“一五计划”;②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③安徽小岗村: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3)2012﹣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①依据材料一信息“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这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十分落后,所以我国经济要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为此,党和政府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②依据材料二信息“据世界银行报告,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7%,而1980年下降到2.5%;196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只占日本的4\1”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观原因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2)③依据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农民按下了材料三“生死契约”中的“红手印”。小岗村农民率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极大改变了农村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④依据材料四信息“1992年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可知,“伟大创举”是指1992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它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3)依据材料信息“五年来(2012﹣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可知,2012﹣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等,这些成果证明了20世纪7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