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5:04:5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

 

答案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以孙中山和甘地为切入点,考查“亚洲觉醒”的先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演变过程”,突出变化性,结合材料一信息,“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到“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再到“民族自求解放”可以得出结论:从排满独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倡民族主义目的是: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第(2)问,据材料二的核心信息“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可见其“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分)第(3)问,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可以从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目的入手,得出结论。

(1)过程:从排满独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目的: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2)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异:孙中山学习西方文明;甘地抵制西方文明。同: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