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社会的变革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社会的变革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

材料三  战国形势图如下图(ABCDEFG代表战国七雄)

材料四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字母所代表的人类?北京人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含义是什么?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3)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D.G分别代表的国家。

(4)材料四中的卫鞅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卫鞅后来遭秦国旧贵族诬陷最终被新任国君以车裂酷刑处死,他的惨死又说明了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说说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

(1)A。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司母戊鼎。(3)燕国、韩国。(4)新兴地主阶级。说明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守旧势力的猖狂,也说明了任何变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付出艰辛和代价。(5)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 、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所以材料一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字母所代表的人类;北京人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的意义是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依据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分析可知,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指的是禅让制度;该制度的含义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3)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其中最北面的是燕国,即是图中的D,G代表的是韩。所以D、G分别代表的国家是燕国、韩国。(4)依据材料四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分析可知,材料四中的卫鞅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卫鞅后来遭秦国旧贵族诬陷最终被新任国君以车裂酷刑处死,他的惨死说明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守旧势力的猖狂,也说明了任何变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付出艰辛和代价。(5)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可知,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之间的联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