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09:10:09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河南,河南也产生了辉煌

题目描述

【题目】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河南,河南也产生了辉煌的历史和文明主脉。为深入宣传河南文化,助力中原崛起,某报刊策划发起“河南历史文化网络博物馆”筹建活动,请你作为河南热心网友,积极参与博物馆的筹建准备工作。

(1)博物馆筹委会邮箱收到了大量网友发来的河南历史文化的图片,但有些并不适合选用,请从下面网友发来的图片中找出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张。

(2)筹委会决定把遗址和遗迹作为一个展区,请将相应的图片选出来。(只写字母即可)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3)文明交流促进文明发展。中原文明正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文明精粹的基础上,成就了辉煌和灿烂。上述图片中,哪些体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请试举一例并说明。

 

答案解析

(1)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各国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故D符合题意;《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故A不符合题意;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少林文化的代表,故B不符合题意;杜甫是河南巩义人,故C不符合题意;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故E不符合题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我国南北朝时的雕塑艺术,故F不符合题意;《大唐西域记》,玄奘述,玄奘是河南洛阳偃师人,故G不符合题意。故选D。(2)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少林文化的代表,是遗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我国南北朝时的雕塑艺术,是遗迹,故BF符合题意。应这样保护,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谨慎修复;慎重重建;不损坏遗产为前提。(3)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少林寺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结合;龙门石窟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雕塑艺术的结合;《大唐西域记》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3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故BFG符合题意。《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各国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故D不符合题意;ACE均只体现了河南文化,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FG。

(1)D。(2)BF。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谨慎修复;慎重重建;不损坏遗产为前提。(3)BFG。B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结合;F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雕塑艺术的结合;G是《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3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