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蕴藏于心的真情实感,是心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蕴藏于心的真情实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人民激昂的主旋律。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他十七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并著《变法通议》为后来的戊戍变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参与发动的公车上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材料三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3)材料三照片记录的情景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四  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貴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4)举一实例说明张謇是一位“状元实业家”。你认为他的企业在哪个时期发展最红火?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梁启超;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创办大生纱厂(其他张赛办的企业亦可;)一战期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路。

(1)根据材料一“他十七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梁启超,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3)根据“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4)清末状元张謇在中国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的企业在一战时期发展最红火,因为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