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37:29

法是治国之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法是治国之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

(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第六条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1982年,彭真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所作的修宪报告中指出,提到宪法草案在讨论普遍认为“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

(2)材料二所说的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五四宪法”相比,在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上有什么重大发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明“82宪法”的重大意义。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得出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据绝对优势;根据“德意志皇帝”“议会”“联邦”得出君主制、联邦制和民主制的混合;根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色彩浓厚。(2)根据所学可知,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从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等方面分析总结。

(1)特点: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据绝对优势;君主制、联邦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专制主义色彩浓厚。(2)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