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热点案件回放)

题目描述

【题目】(热点案件回放)

2017年5月,郑州的杨先生乘坐小区电梯时劝阻一位段姓老人不要吸烟,一番理论后老人心脏病发作,身为医生的杨先生给老人做了心肺复苏。之后,救护车赶到实施抢救,但老人最终不幸离世。老人家属起诉杨先生并索赔4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杨先生补偿1.5万元,老人家属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18年1月,法院做出二审判决:撤销要求杨先生补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判决,驳回死者家属二审诉求。

 

 

 

 

法院在审判书中写明:杨先生劝阻段先生的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在劝阻过程中,杨先生保持理性,和平劝阻,双方之间没有发生肢体冲突和拉扯行为,本案中也没有证据证明杨先生有呵斥或其他不当行为。

法院在审判书中写明:杨先生劝阻段先生的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在劝阻过程中,杨先生保持理性,和平劝阻,双方之间没有发生肢体冲突和拉扯行为,本案中也没有证据证明杨先生有呵斥或其他不当行为。

(1)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任选以上案例中的吸烟者或劝烟者之一,对其言行进行评析。

(2)请简要说明法院二审判决的意义。

答案解析

(1)吸烟者:在电梯内抽烟,违反了公共场所不能抽烟的规定,没有自觉履行义务;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益,没有正确行使权利;危害了小区居民公共利益,是非正义的行为。劝烟者:劝阻老人吸烟,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是维护小区居民公共利益的正义的行为;尽自己所能对老人实施救助,是正义行为。(2)通过司法维护社会正义,引导社会风尚;促进公民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履行义务,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维护社会正义。

(1)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选,如果选择吸烟者的角度,可以围绕吸烟者有吸烟的权利,但是在公共场合吸烟危害了小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属于非正义行为,没有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没有正确行使权利;如果选择劝烟者,从劝阻他人吸烟,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也维护了小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属于正义行为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正义的认识,题文中法院的二审判决,是通过司法维护了社会正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公民增强法治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社会正义等,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