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24:33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和思想领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和思想领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1540年-1610年)、英国(1660年-1730年)、法国(1770年-1830年)、德国(1810年-1920年)、美国(1920年——现在),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

材料二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鸿,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柞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材料三1917年蔡元培演讲宗教信仰,演说词发表于《中华新报》,其中提出科学无法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只能靠哲学解决。当时在日留学的许崇清发文反驳:“方今自然科学界关于时空(即宇与宙)之研究,则有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之‘相对性原理’”,然后他简要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就此成为中国介绍狭义相对论第一人。1920年蔡元培对爱因斯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科全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知识界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突出表现主要有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第二小问,主要从对天主教会的打击、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对近代科学的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材料“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百科全书》的特点。第二小问,从材料“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可以得出《百科全书》的影响。(3)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进行判断。第二小问,联系时间“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

(1)表现: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影响: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2)特点: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启蒙思想的宣传。影响: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三点即可)(3)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