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7:47: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董某和好友理翟某吃饭饮酒后两人一起离开,从出饭店门开始,翟某就一直搀扶着董某,董某随后想要挣脱,不料直接拌倒在地,翟某亦被牵扛倒地且身体压在董某身上,正好砸中董某头部,致使董某当场受重伤晕厥,翟某立即联系就医、垫付医疗费用并陪护.事后,董某为此诉至法院,要求理某赔偿其医疗费27万元.遭翟某拒绝.法院认为,翟某井未实施可能导致董某受伤的侵权行为,对于董某饮酒行为亦不存在主观过错,且在董某饮酒后其已尽到了必要合理的照顾义务,翟某不应对黄某的受伤承担侵权责任。法院驳回了董某的诉求.

材料二:张某在新浪微博社交网络平台《四川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失联人员遗体全部找到应急管理部官网换黑白色哀悼》的微博评论区内,发表“死得好”等言论,引起众怒.法院认为,张某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在互联网上对救火牺牲的英雄烈士发表带有侮辱性质的不当言论,引起网民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破坏社会秩序,构成了寻衅滋事罪,依法予以处罚。

(1)材料一中的当事人之间属于_______________纠纷。

材料二中的当事人受到了_______________处罚。

(2)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做一个遵守社会规则的人?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材料一当中翟某和董某之间的人身侵权赔偿属于民事纠纷;材料二中张某发表不当言论,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构成寻衅滋事罪,表明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事处罚。(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尊重他人,崇德向善;遵章守法,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以道德修养来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行为承载道德理念等方面回答即可。

(1)民事:刑事(刑罚)。(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尊重他人,崇德向善;遵章守法,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以道德修养来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行为承载道德理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