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8 22:28:59

晓阳的母家在做饭时,晓阳为了帮助母亲便递给其一个碟子,母亲接

题目描述

  单选题

  晓阳的母家在做饭时,晓阳为了帮助母亲便递给其一个碟子,母亲接过晓阳手中的碟子,晓阳很高兴,认为自己帮了母亲一个大忙。根据埃里克森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此例中的晓阳可能处于()。 A 信任感对怀疑感的阶段 B 自主感对羞耻感的阶段 C 主动感对内疚感的阶段 D 勤奋感对自卑感的阶段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学前期(3~6、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例如,当父母做饭时,儿童递一个碟子,他便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项重要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A项:第一阶段是婴儿期(0~1.5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品质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1.5~3岁),本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除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个人适应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了准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第四阶段是学龄期(6、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