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
题目描述
【题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如图)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2)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信息?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至少答出两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答案解析
(1)赤壁之战;西晋(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3)迁都洛阳;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国家局部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融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实现短暂的统一。(2)根据材料二“(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得出的信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出现“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3)根据材料三“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壮大,开始向中原地区推进,推动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有国家局部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交融等。
相关试题
黄河流域上游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均位
(单选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
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因缺铁性贫血入
(单选题)头颈部为好发部位的肿瘤()
【单选题】 条码符号中条高尺寸被任意截短,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
太学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发展到东汉时期,太学
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
习近平谈到: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把我国56个民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该有偿为
教育法律的本质决定着教育法律的形式。( )
注册会计师可通过会计年度结束日后()内的银行
计算机网络按照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分广域网
泵壳中水流的撞击、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属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冲击地压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对一条满载的VLCC/ULCC油轮而言,自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
严复的《天演论》翻译自《进化论和伦理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