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56:54

阅读材料,挖掘古人政治智慧,反思中国近代化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挖掘古人政治智慧,反思中国近代化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牟宗三

材料二  学者姜义华在其论著《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敝”的问题?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敝”的主张?

(2)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第二小问“主张”,回顾教材所学相应内容,分别写出儒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即可。注意儒家侧重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中“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的角度去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措施”,回顾教材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文化上高度认同”“政治大一统文明”自然联想到汉武帝的措施,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

(1)原因: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的使用促使生产力进步;变革变法;地主新阶层出现。主张: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2)特点: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措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