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
材料三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注:历史分期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
——《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3)相对于第一种观点,材料三把新中国作为近现代史分期分界线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历史分期方法,这两种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分别指什么?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反映了孙中山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至于其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学生需结合所学作答史实: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2)本题材料提到,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有: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3)本题材料提到,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结合所学知识,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学生据此作答即可。至于这两种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学生需从辛亥革命改变君主专制政体和新中国改变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角度作答。
(1)特点: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2)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割据的危险;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3)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的理由:因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质的差别:前者的观点主要依据是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改变。后者的依据是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改变。
相关试题
(单选题)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
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是正在
(判断题)幼儿被蜜蜂蓄伤时,可在伤口处涂抹淡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最容易
(单选题)不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抗消化性溃疡药
(单选题)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下列不属于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
我国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我国:
101.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
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
甲公司委托某施工企业建造一幢办公楼,工程于2
在互联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固有风险包括:A网站
一、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某机电安装工程,已经进
下列不是开门打扫卫生的意义的是()。
()是针对某个应用领域的具体问题而开发的应用
投资于同一公司发行的短期企业债券的比例,不得
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劳拉马卡姆博士是目前盛行的( )的重要倡导者
监督检查包括核对()的身份。
为了使不同的测验分数可以相互比较,在经典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