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丈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共主与各诸侯国”的关系在西周时期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1)制度:分封制;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2)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表现:皇帝制;设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的中央政府机构;郡县制。(3)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历史地位: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
(1)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共主与各诸侯国”,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实现了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3)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4)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稳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出现鼎盛局面,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
相关试题
【多选题】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潮和学说的理论
三阶段分别是() A、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是____。 [
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提及家风建设,强调领导干
【简答题】 试述悬型水轮发电机的一般安装程序
(2016河南)素质教育的三要义是指()
如果某市纺织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
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对加热炉有何影响?
计划评审技术最适合于:()
OMP使用的版本有:()。
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关于医疗机构
下列属于企业资金运动的是( )
肌炎
“运行过程中”是指什么?
地平式(推车式)
我国调整对外贸易活动的基本法是()
热水锅炉,补给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热水系统正常
促销的作用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