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下列材料涉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同样颜色的号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京师之钱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材料四: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五:(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杜会的大变革。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西汉前期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的影响。

(4)材料五中的“本业”指的是什么?写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变化: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政策:休养生息。(3)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4)农业;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5)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工具);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春秋时期的两幅图,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春秋时期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可知,西汉前期经济状况经历了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的“本业”指的是农业。“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现象出现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工具);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