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同时这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请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变化的形势)

(1)列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霸主(至少两位),图2所示时期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推行的改革)

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台争分理的管理,严禁法度,禁止私斗

——《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在哪方面的改革措施?此外还有哪些具体措施(举出两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

(时代的智者)

(5)图1图2中的人物分别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列举出一项图1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6)随着旧制度的进一步瓦解,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图3图4人物分别是哪个学派的代表?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答案解析

(1)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2)分封制。(3)政治方面;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影响: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6)墨家和儒家;“百家争鸣”。

(1)依据所学可知,图1所示时期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出现的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他们竞相争霸。图2所示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主要的有七个,即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2)依据所学可知,图1图2所示的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分封制埋下的祸根。(3)依据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台争分理的管理,严禁法度,禁止私斗”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此外还有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依据所学可知,图1图2中的人物分别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6)依据所学可知,随着旧制度的进一步瓦解,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图3图4人物分别是墨家学派的墨子和儒家学派的孟子;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