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学完抗日战

题目描述

【题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学完抗日战争史,同学们对抗战的历史还记忆犹新。借此机会,八年级同学进行了“课外学史”的探究活动并相互交流探究方法。请你参与探究。

(方法一:听歌学史)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歌曲《松花江上》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歌曲《卢沟桥之歌》

(方法二:观影学史)

(方法三:读报学史)

请回答:

(1)“方法一”中的两首歌曲分别反映日本侵华的哪两个历史事件?

(2)“方法二”提及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共同的影响是什么?

(3)“方法三”中的报纸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 终于取得胜利的史实。请你概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课外学史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上述三种方法最符合此要求的是哪一种方法?

答案解析

(1)第一首歌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第二首歌反映的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共同的影响:沉重打击日寇,振奋中国军民抗战信心。(3)胜利原因: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4)方法:方法三(或:读报学史)。

(1)根据材料“九一八,九一八”、“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和出自歌曲《松化江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根据材料“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曲《卢沟桥之歌》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因此歌曲《松花江上》、《卢沟桥之歌》这两首歌曲分别反映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因此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共同的影响是沉重打击日寇,振奋中国军民抗战信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4)根据“听歌学史”、“观影学史”和“读报学史”,这三种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课外学史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应该是方法三的读报学史符合这一要求。因为报纸报导当时发生具体的事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歌曲和电影反映的史实都是进行了文学加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