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4:20:13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意味着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婚烟法、承法等全部“消亡”。民法典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合体”而来、共1260个条文、覆盖每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材料二:我国人民对民法典的盼望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02年12月,一部10万多字的民法典草终于提交审议,2017年3月,十ニ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则;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进行了初次审议…民法典端基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全国人民对民法典最殷切的期盼……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哪些道理?(三个方面即可)

(2)用民法典护佑人民美好生活,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两个方面即可)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结合材料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民法典以及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说明的道理从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民主法是善治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宣传了解;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依法惩治违反者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善治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等等。(2)做好民法典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遵守;对于违反民法典的行为予以惩处,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营造遵规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民法典的实施奠定基础;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