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8:23:49

聚焦法治,探究实践。(10分)

题目描述

【题目】聚焦法治,探究实践。(10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九年级同学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全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种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既存在于立法领域,也存在于司法领域;既存在于部分社会成员之中,也存在于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之中。

(1)针对材料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请你对我国应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建议。(4分)

【关注宪法】

宪法60年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中国完法历经四部,用60年时间逐渐融化2000多年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从闻名全省甚至全国的农民宋新元以民告官,维护家乡环境不受污染,到汶川地震失去家园的罗开华因假笋种走上依法维权的道路等,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

(2)根据材料分析宪法在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的意义。(3分)

【相关链接】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之间有何关系?(3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针对材料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求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抓住关键词句“既存在于立法领域,也存在于司法领域;既存在于部分社会成员之中,也存在于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之中”,从完善立法、公正司法、社会成员自觉守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2)联系课本知识从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等角度回答,注意运用“有利于”的句式表述意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为法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提供了法律保障)等角度做答。

(1)加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司法公正;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2)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利于国家机关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为法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