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2:45:5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文帝慎于用法,主张用法当正,以禁暴导善,他即位后即对刑法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完善封建法制。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五月,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诏中有“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之语,又说百姓说错了话就以为“诽谤”,都不可取,今后不必处治。与此同时,又下诏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法令。文帝十三年还下令以笞刑、徒刑、死刑取代三种肉刑(黥、劓、刖)。他说,现在有三种肉刑,而奸不止,这是未尽训导之过;而用了肉刑,造成终身残废,这不是为民父母之意。尽管事实上仍有受刑致残致死者,但无论如何,文帝对原来的肉刑有所减轻是无疑的。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但责大指,不求细苛,所以有“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之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刑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文帝刑法改革的意义。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慎于用法,主张用法当正”“以进一步完善封建法制”“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下诏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法令”“还下令以笞刑、徒刑、死刑取代三种肉刑”等信息可从完善法制、减轻刑罚、放松言论控制、废除肉刑、礼法结合等方面概括汉文帝刑法改革的特点即可。(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汉文帝刑法改革的意义,根据材料可从缓和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经济发展;对后世法治产生深远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特点:完善法制,减轻刑罚;放松言论控制;废除肉刑;礼法结合,刑德并用。(2)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与经济的恢复;刑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将儒家道德精神引入司法与立法领域,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