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钓鱼岛主权之争,中日关系不时陷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钓鱼岛主权之争,中日关系不时陷入低谷状态。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以“中日关系”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

【巩固知识】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88年至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11艘……

(1)说出材料一反映的战争名称,并列举这场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和主要战役各一。

材料二: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华民族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解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场侵华战争?分别列举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

【提升能力】

(3)比较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战争的结果,并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读史明智】

材料三:中日友好,源远流长。但现在两国关系再现不和谐因素……中日之间现在的真正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因素,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答案解析

(1)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或威海卫战役。(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3)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结果:中国胜利,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4)一是历史认知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等问题);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珍爱和平,加强合作;协商解决,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可知,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壮烈牺牲;(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展开抗战,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取得胜利;(3)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结果:中国胜利,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因素一是历史认知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等问题);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珍爱和平,加强合作;协商解决,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