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一

题目描述

【题目】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面对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维护了国家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尼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为“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益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史海回眸(mou):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1)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面对俄国的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什么法令?为什么说这一“法令”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材料二中日本在19世纪中叶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时实施了什么重大历史改革?日本实现的“社会改革”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3)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三中美国社会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有何突出特点?

 

答案解析

(1)法令:废除农奴制法令;(2分)原因: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2)改革:明治维新(2分)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任答一点即可,2分)(3)事件: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核心:恢复工业(或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2分)特点: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试题分析:(1)此问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文字“亚尼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说明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的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此问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中叶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侵略,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明治天皇实施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向西方学习的措施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等。(3)此问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美国面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解决的工业企业发展的问题,新政采取了对工业进行调整,施行《国家工业复兴法》,促进工业企业的快速崛起。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新政的特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