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03:55

景德镇的制瓷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瓷都”。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景德镇的制瓷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瓷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瓷名天下。”……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清嘉庆蓝浦著、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三  明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生产目的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三反映出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中出现了哪些现象?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唐宋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且贡于朝”、“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概括得出。(2)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和所学归纳得出:官窑是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是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现象:依据材料“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得出;官窑衰落,民窑占主导地位;依据材料“(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得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依据材料“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和所学归纳得出。

(1)产品精美,进贡朝廷,分工精细,品种繁多,行销海内外。(2)官窑是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是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现象:官窑衰落,民窑占主导地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