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改革与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改革与发展

材料一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简表

阶段

主要特征

阶段一: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阶段二: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调整

阶段四: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补全表格。写出促使资本主义从阶段一发展到阶段二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凯恩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他认为)大萧条的基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因此,他主张政府要起积极的作用……罗斯福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新政”的影响。

材料三  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宣布实行“余粮征集制”原则。将国家粮食需求与农民的“余粮”挂钩,即国家需要的粮食数目,就是农民应该交纳的“余粮”数目。为有效地对迅速增加的国有化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建立专业局,对各部门实行集中和垂直领导。

1921年3月……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利用国内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发展工业,鼓励私营商业企业的发展……到1925年,农业总产值超过一战前7%,畜牧业超过21%。1925年的全国播种面积接近战前水平,达到战前的99.3%;1925年的谷物总产量比战前5年的平均产量增加11.2%;1925年全国各类畜牧总头数(马除外)已超过1916年的水平。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苏俄经济措施发生的变化。说明苏俄经济政策调整的作用。

材料四  二战后部分经济组织

成立时间

组织名称

现今成员国范围及数量

1967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10国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

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21国

1993年

欧洲联盟

欧洲28国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范围内164个国家

2012年

拉美太平洋联盟

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案解析

(1)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②20世纪30年代;原因:工业革命(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影响: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经济危机开辟了道路;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3)变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经济从完全国有化转变为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经营。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大量建立;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1)根据表格“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调整。促使资本主义从阶段一发展到阶段二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2)根据材料二“他主张政府要起积极的作用……罗斯福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政”的特点是“政府要起积极的作用”,国家干预经济;“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经济危机开辟了道路;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3)根据材料三“实行“余粮征集制”原则。将国家粮食需求与农民的‘余粮’挂钩,即国家需要的粮食数目,就是农民应该交纳的‘余粮’数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21年起,苏联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是因苏俄经济措施发生的变化是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经济从完全国有化转变为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经营。苏俄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根据材料四“二战后部分经济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等,可知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大量建立;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