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的崛起,给我们许多反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英国的崛起,给我们许多反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二机构的设置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2)图三现象的出现意味着英国的工业确立了一种什么制度?图四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的表现?简述该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来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亚洲,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块界碑”的说法?“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雍正;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2)工厂制度。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近两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后,英国国王不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第二小问:抓住题干中的“清朝军机处”可知这一机构是军机处,雍正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建立军机处;第三小问:军机处是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2)依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图片体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第二小问:据图片“广州十三行”可知,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从而得出清政府实行的政策是闭关政策;第三小问: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阻隔了清朝的对外贸易往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依据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信息可知,第一小问:材料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琦善为钦差,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陈化成战死),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的疲弱,严重侵害了主权;第三小问:“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体现了新事物战胜了旧事物,西方资本主义战胜东方的封建帝国。
相关试题
494【习题】阿德勒以( )为中心,创立个体
4420国防法规具有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判断
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
清朝晚期,被今人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谁?
76. 下列关于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
(单选题)把评级量表法与关键事件记录法结合起
【判断题】 挖坑采取子样时,为了煤样的代表性
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
播种的方法包括手播、机械播种、客土喷播答案?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
【单选题】 矿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和构建物依其重
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
法律保护受到伤害的职工,使他们依法获得有关的
qe是什么意思啊
借贷记账法的“借”表示( )。
白金之国是指:
什么是板形?
关于意外伤害免除的责任期限和构成条件不正确的
()基础面积较大,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下面,它
港内旅游船开航前,应向VTS中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