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不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四

请回答:

(1)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与中国近代化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留下了什么样的血的教训?

(4)材料四中该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近代史上哪一运动的兴起?这次运动在后期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维护清朝的统治。(3)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1)依据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依材料“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可知,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3)依据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是梁启超的名言,他主张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并领导了戊戌变法;第二小问:戊戌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依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二小问:新文化运动在后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运动的主要内容,为中共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