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夜再黑,终会有曙光,路再长,终会有尽头。20世纪初,中国革命

题目描述

【题目】夜再黑,终会有曙光,路再长,终会有尽头。20世纪初,中国革命终于看到了希望。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材料一的这段话最能反映这场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材料二南湖的这艘游船(如下图)并不红,却诞生了继往开来的“红船精神”;也不大,却承载的面量千钧,它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希望,播下了革命回的火种,开启了跨世纪航程。

(2)材料二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个事件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答案解析

(1)性质:反帝反封建。原因:提出了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事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也可以答,中共一大召开。)联系: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中共诞生的干部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任意一点即可)

(1)依据材料“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帝性质,“内惩国贼”体现了反封建性质。(2)根据材料二“南湖的这艘游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根据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中共诞生的干部基础;五四运动促进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