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21:50:04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领域

表现

服饰

长袍马褂、西装、①、旗袍

餐饮

中餐与②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

通讯工具

邮政通信、④、电报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标清序号)

(2)下列三幅图片是一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3)据材料一,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本题据材料表格内容“长袍马褂、西装、①、旗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填写“中山装”;据“中餐与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填写“西餐”;据“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填写“飞机”;据“邮政通信、④、电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填写“电话”。(2)本题据三幅图片“改良旗袍、不再缠足、剪掉辫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辛亥革命、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指出其变化的原因。(3)本题据材料一“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等方面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再从西方殖民侵略、西式建筑的传入等方面回答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4)本题依据材料二“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变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加强各地的联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思想观念变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①中山装;②西餐;③飞机;④电话(2)原因: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②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3)特点: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外因:西方殖民侵略,西式建筑的传入(4)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