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做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质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土”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问题:
1.分析施工中可能造成路基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对路基“弹簧土”治理,除了背景资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来治理?
3.施工单位定性为“质量问题”正确吗?施工单位处理质量事故时上报的单位正确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1.在施工中可能造成路基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的原因有: (1) 压实遍数不合理; (2) 压路机质量偏小; (3) 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 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 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 填土颗粒过大( > 10cm) ,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 ,塑性指数大于18 ) 。 2. 对路基“弹簧土”治理,除了背景资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 对产生“弹簧土”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 施工单位定性为“质量问题”不正确,应该为“一般质量事故”,因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20 万元。施工单位处理质量事故时上报的单位不正确,应该是:书面上报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参考答案暂无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票据行为的是()。? 答案
【单选题】 对新轴承,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角
2652智慧树知到《基因探秘》章节测试答案答
92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严格保护耕地,
(多选题)产品质量保险负责()
【单选题】 对于电镀【】镀件镀槽不需要加热装
日本上羽绘想株式会社,是1751年成立的一家
以下观点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是
在我国,快递数量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为解
面试时考官应该低头专注于记录面试者的回答。(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的下面马儿跑歌词中赞美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
在通常情况下,保险人取得物上代位权后,对于该
(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基坑分级放坡时,宜设置分级过渡平台。分级过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 )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表形态,不改变
牛的排卵期通常在()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运输肇事
一个好的技术出现之后,会很快应用到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