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地方长官)通(意:一起、一同)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比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

(2)据材料二,指出为分割知州的权力,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实施这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咸不逮元”是什么意思?“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答案解析

(1)节度使;安史之乱(2)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3)元朝疆域辽阔,版图最大;行省制度

(1)依据材料一信息“谓之节度使”可知唐朝地方最高行政官是节度使;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联合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2) 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来分割知州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3)依据材料三“不逮元”可知,元朝疆域辽阔,版图最大;依据信息“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