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3:22:54

上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美、俄三大国屡屡互为盟友,也屡屡

题目描述

【题目】上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美、俄三大国屡屡互为盟友,也屡屡互为对手,可谓完美演绎了西方国际关系的名言:没有永远的利益,就没有永远的朋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材料四

(1)在材料一提及的这场战争中,中、美、俄都参与到了哪一集团作战?战争结果如何?

(2)二战期间,中、美、苏三国分别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为了对抗这种侵略,他们结成了什么统一战线?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从1989年起,中、美、俄三国先后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类似的这种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还有哪个?

(5)新时期,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好大国关系?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中、美、俄都参与到了协约国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以同盟国失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偷袭了美国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德国突袭苏联,所以中国和美国都遭受了日本的入侵,苏联遭受到德国的进攻。为了对抗法西斯的侵略,中、美、苏等26个国家组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 “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可知,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意识形态冲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分别是,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北约,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还有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等。

(1)协约国集团。以同盟国失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2)中美遭受了日本的入侵,苏联遭受到德国的进攻。国际反法西斯联盟。(3)意识形态冲突。北约、华约。(4)经济全球化。欧盟。(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