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1:55:20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一:经专家鉴定:六千多年前刻画

题目描述

【题目】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一:经专家鉴定: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纪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材料二: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这使他们能够把大量的事实记载下来。(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2)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本题要求分析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解答此题比较简单,只需要掌握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接着分析材料,即可正确作答。(2)本题要求回答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解答此题首先要回答第一小问,其原因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然后解释一下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在回答第二小问时,需要分析其意义,即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所以答案是:(1)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