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章《中国与世界越亲,越需要文化滋养》中说,中国和世界越来越亲密了。中国如今在经济上已仰首走向了世界,世界上每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与此不对称的是,我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太小,一项针对美、英、法等9个国家的1 400名观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电影在国外“能见度”很低,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海外观众通过录像带和DVD观看中国电影,32%的英语观众完全没有看过中国电影,1/3以上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无所知。许多外国人在用中国的物质产品,但却很少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这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发展,中国文化产品亟须大步走向世界。
材料二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滋养的过程是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要在“增强认同,付诸实践,抓住重点,完善奖惩,健全制度”方面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付诸实践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每个公民都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自然就能使道德融入世界,使世界充满道德。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的自觉践行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道德建设,必须把“扬善”和“抑恶”结合起来,通过鲜明的奖惩,在全社会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国外的“能见度”出谋划策。
(2)近年来,国家为促进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请你再列举两项。
答案解析
本题以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交流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1)本题设问指向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国外的“能见度”出谋划策。题目类型为措施类,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播,要求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国外的“能见度”出谋划策。解答这类题要特别留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答案,同时,答案呈现时遵循“书本知识+材料分析”的原则,并做到分层次书写。通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可用的知识点有: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等。(2)本题设问指向近年来,国家为促进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请你再列举两项。本题未限定答题范围,要求再列举两项国家为促进道德建设开展的活动,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文明城市评选等。
(1)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通过国家间的商贸、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传播途径,推动我国电影走向世界。②运用影视等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共享、沟通的功能,更多地向海外推荐中国电影,让世界真正了解、接纳中国电影,增强中国电影的影响力。③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充分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搭建中国电影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2)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③爱国主义读书活动;④文明城市评选。
相关试题
4770【习题】 禁毒民警检查某娱乐场所时,
5305 引用其它书的文字对被训释的内容加以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职业健康
预应力张拉应由()主持。
自居易《效陶潜体诗》: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
(单选题)教师偶尔有轻微体罚学生没有后果且经
(单选题)男孩,3岁,全身浮肿3天,化验尿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影响着世界
上天下海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左图是给定的空心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
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 RAROC)的计算
下列情形中,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有()。
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防喷器主通径孔在任一半径方向上磨损量超过5m
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在“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中,“阴石”
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的特征。
业主进行室内装修时,需要经过批准后才能实施的
诊断病毒性疾病时,关于病料采集与准备叙述不正
艺术主要源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