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43:04

建立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建立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恩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其政治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场运动中出现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什么思想?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据所学知识指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后,孙中山先生思想还有发展,表现为什么?该思想与中共当时期的主张相比,相同点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近20年来,它在经济方面最大的创举是什么?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材料一是孟子的思想,其政治主张是“仁政”。(2)从材料中的“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等信息可知,材料二是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平等思想。(3)从材料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等信息可知,材料三阐述的是在中国实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联系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思想后来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当时的主张相比,相同点是反帝反封建。(4)联系所学可知,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近20年来,它在经济方面最大的创举是建立和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孟子,仁政(2)启蒙运动,平等的思想。(3)观点:在中国实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4)现实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经济:建立和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