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村料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村料

材料一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 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李大钊此时在宣传什么思想?

答案解析

(1)自强:洋务运动; 变法: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革命:辛亥革命。(2)民主、科学。《新青年》(3)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一些开明的官员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展了自强的洋务运动,1898年,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 (2)依据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 都不推辞”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3)依据材料三“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共的诞生做了思想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