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救国自强是近代中国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救国自强是近代中国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文化的尝试。他们从未梦想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

——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鲁迅在该刊发表的《狂人日记》展现了文学革命的成就。

——节选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

材料三: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现代化尝试”非常肤浅的表现。这场自强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狂人日记》的成就。

(3)当时,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进步学生以何种行动表达了“爱国”?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案解析

(1)表现: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启示:不应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应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之处,改变落后状态;应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或走近代化道路)等。(2)内容上,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或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本质、提倡新道德);形式上,采用白话文(或提倡新文学)。(3)发动并参加五四运动;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写出两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服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文化的尝试。他们从未梦想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可知,清政府“现代化尝试”非常肤浅的表现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客户自,洋务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应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应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之处,改变落后状态;应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或走近代化道路)等。(2)根据材料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鲁迅在该刊发表的《狂人日记》展现了文学革命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狂人日记》内容上,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或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本质、提倡新道德);形式上,采用白话文(或提倡新文学)。(3)根据材料三“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进步学生以发动并参加五四运动表达了“爱国”;他们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主张。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无比的愤慨,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