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2:51:54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进一步看,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更像是“两条线”:在一条线上人们努力地追求制度的变革;而在另一条线上人们在不断地折腾“文化”,不断地在“西化”与“反西化”之间反复。

——摘自秦晖《“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三阶段”或者“两条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给出的“三阶段”和“两条线”都是对中国近代化的过程的一个总结,因此在回答本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史实来分析,主要从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来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示例:观点:近代中国文化发展呈现“西化”与“反西化”的特点。论述: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企图以西方先进的科技、器物维护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宣传西方的政治民主、宪政、人权、自由、平等等理念,宣传进化论、唯物论等科学观念;同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宗旨,任用新、旧等各派人士任教,使中西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结论:近代中国文化在“西化”与“反西化”的竞争和斗争中不断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