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
题目描述
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好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却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答案解析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恰当并值得学习的,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首先,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在上科学课时不仅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还积极关注幼儿的品德培养,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通过安葬蚂蚱这一实际行为来教育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要把幼儿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材料中教师通过户外实践的形式给大家上科学课,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践行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做法。 再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材料中教师在幼儿发现蚂蚱并做出是公蚂蚱的判断时没有一笑置之,而是表示赞赏,引导幼儿发展。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新课改的教师观。充分认识到幼儿是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要尊重每一位幼儿,展开对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
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某医院用国产呋喃硝胺治疗十二指肠球
【简答题】 起重机的工作类型指的是什么?一般
某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
2016年9月的开学季,一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
【多选题】 图案创造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的热
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
现代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
临时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
在画睫毛线时,要遵循睫毛生理的规律。下列不能
关于矿业工程施工索赔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通常用来反映商业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的是(
为什么发球队员击球时踏及端线即为犯规,而踏及
服用抗过敏药治疗过敏性疾病后不宜驾车的主要原
实验动物房的设计、建造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商圈环境等(
高速公路定额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业主方承担全部工程量和价格风险的合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