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

————王之涣《凉州词》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西汉管辖这一地区的最高长官是什么?

材料二:汉通西域以后,开通了闻名世界的东西方交通要道。在这条要道上,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传到西域,西域的汗血马、瓜果、葡萄以及佛教、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2)材料中的“要道”指的是什么?

(3)开辟这条要道的功臣是谁?我们能从他的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4)这条“要道”的起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你认为它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解析

(1)西域;西域都护(2)丝绸之路(3)张骞;勇于开拓,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4)西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依据课本所学,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张骞通西域之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依据材料二“汉通西域以后”,“东西方交通要道”,中国的丝织品和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商品传到中国。由此可知汉朝时期开通的,通往西域的一条商道,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丝绸之路。”(3)依据第二问已知“这条要道”是“丝绸之路”。结合课本所学,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促进中西商品流通,开创了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张骞出使途中被匈奴扣住,扣留了十年,但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由此得出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 ,坚忍不拔,不畏艰难险阻,报效祖国等优秀品质。(4)依据第二问已知“这条要道”是“丝绸之路”。结合课本所学,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商人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在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动中原。这条沟通欧阳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可知起点是“长安”,即今天的西安;第二小问就是答丝绸之路的开通的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