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0:29:22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6年8月10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发布《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解释北伐与农民利益的关系。9月7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对农民运动第三次宣言》,承诺“当竭力保护农民,改良其经济状况,当遵先总理之遗嘱,设法解决土地问题”。

——摘编自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

(1)指出先总理“遗嘱”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的哪一内容。             

材料二: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的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摘编自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史》

(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材料三:    表2  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量变化表(单位:吨)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并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土地制度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当竭力保护农民,改良其经济状况,当遵先总理之遗嘱,设法解决土地问题”。可知,关心土地和人民此为民生主义或为民生思想。(2)根据材料“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可知,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可知,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3)根据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棉花、油料的产量快速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与农民关系紧密,土地制度的改革要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1)民生主义(民生思想)。(2)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3)各类农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土地制度的改革要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