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班级的历史小组在学完统编版教材七上第四单元关于魏晋南北朝时

题目描述

【题目】某班级的历史小组在学完统编版教材七上第四单元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通过制作示意图、史料研习等方式协同展开主题探究。

主题1:政权

材料一 

(1)把材料一的示意图补充完整。①        ;②        根据此示意图判断主题1是:        政权。

主题2:民族交融

材料二  北魏第一期改革在484—486年间,统治者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485年,北魏发布均田诏令,实行均田制……;490年,北魏统治者继续改革,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下令服装一依汉制,规定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具体实行上,30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迁都的第三年,统治者下令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材料中反映的推行改革的统治者是。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位统治者推行的汉化政策措施。

材料三  ①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②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③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④“胡”“汉”观念淡薄,隔阂、偏见减少。

⑤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3)将材料三中民族交融的表现按领域分类。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谈一谈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影响。

答案解析

(1)①西晋②北魏;分立或并立(2)北魏孝文帝。官员在朝廷中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民族交融领域民族交融表现政治③经济①②文化⑤民族心理④(4)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①依据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②依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490年,北魏统治者继续改革,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下令服装一依汉制,规定汉语为‘正音’”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改革的统治者是北魏孝文帝;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涉及的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官员在朝廷中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3)依据所学可知,③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属于政治范畴;①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②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属于经济范畴的交往;⑤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属于文化范畴的交往;④“胡”“汉”观念淡薄,隔阂、偏见减少属于民族心理的范畴。(4)依据材料信息“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