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

题目描述

【题目】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是我国不同时期农村改革不变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2)据材料二,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四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新华网》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纲领或政策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2)平均地权;(3)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4)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实现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

(1)根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此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因此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平均地权”。(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所以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4)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纲领或政策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实现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