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

题目描述

【题目】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1的作者是谁?图2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名称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当时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问该体操的名称是什么?同时期还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病原则,请写出该部著作的名称。

(4)综合以上材料探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

(1)司马迁;《兰亭集序》。(2)百家争鸣;法家。(3)五禽戏;《伤寒杂病论》。(4)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中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2)根据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当时法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创制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