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5:04:48

近代各国的教育改革,是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各国的教育改革,是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53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充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1)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答案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以中西教育改革为切入点,考查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逐次概况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 “广民智”,可以得出教学目的是培养人才,开启民智。第二小问,内容特点从中学与西学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是“中学与西学相结合”。第(3)问,谈看法属于开放性问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多渠道办学;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培养有用人才。

(1)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目的:培养人才,开启民智。内容:中学与西学相结合。(3)看法:多渠道办学;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培养有用人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