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09:59:30

关注科技创新。

题目描述

【题目】关注科技创新。

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材料一:2016年12月2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尖端技术的国家。这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将使中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卫星每隔16天对地球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材料二:“综合判断,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必须认识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摘自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

(1)“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二氧化碳监测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将对哪一方面(“五位一体”之一)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

(2)填表

事例

我国95%的高端控制系统,80%的电脑芯片依赖进口。

十五年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只有39%,2016年已上升为56%。

结论

 

(3)结合材料二及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总结概括出一个科技创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这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尖端技术的国家”,说明,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这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将使中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说明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取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得出结论。“我国95%的高端控制系统,80%的电脑芯片依赖进口”,此事例反映出我国核心技术大部分依赖进口,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十五年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只有39%,2016年已上升为56%”,此事例反映出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果,说明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围绕科技创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或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的现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如在一些重要领域(航天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2)①我国重要产业科技创新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②我国近十几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加大。(3)科技创新(或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或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的现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