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11:36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以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以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了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则比较稀少的现状。

——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并概述其重要作用。

材料二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社会变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材料三  水果历来是属于温饱之外的奢侈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果已逐渐成为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以西瓜为例,在1982年居民还为买瓜走远路,排长队,而到1985年西瓜市场放开后,西瓜上市量大,质量好,购买方便。到90年代初期,北京人均消费水果47公斤,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美国的蛇果、墨西哥的青柚、印度尼西亚的毛丹、新西兰的杨桃、韩国的丰水梨、日本的水晶梨、智利的红提子……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50多种水果摆满商厦柜台。

——摘编自张太原《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生活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出北京居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信息可知是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作用:依据材料一“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则比较稀少的现状”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标志:依据材料二“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信息可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序曲:依据所学从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回答。(3)变化:依据材料三“水果历来是属于温饱之外的奢侈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果已逐渐成为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内容”的信息可知是水果品种丰富,由奢侈品变成普通商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依据所学从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角度回答。

(1)主要内容: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作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序曲: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3)变化:水果品种丰富,由奢侈品变成普通商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市场的活跃提供了保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