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2:59:54

习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习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人人应当劳动”,另一代表人物欧文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工业勞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批判性继承前人劳动思想的基础之上,以现实的劳动关系为对象,深刻阐明了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意义

——《守正创新:以“劳”育时代新人的逻辑机理和实現路径》

材料二 1935年8月30日夜间,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増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材料三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一一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劳动观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分析材料三中漫画的寓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所示现象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劳动的看法。

答案解析

(1)第一问:概括材料“马克思站……本源性意义”可知,马克思主劳动关的新内涵是阐明了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意义。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为其出现奠定了阶级基础,此外,马克思还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如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并融合了个人的创新,为其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突破旧定额,创造新纪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背景是苏联开展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运动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苏联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最终在1937年从落后农业国发展为先进工业国。(3)第一问:分析材料可知“奶奶的尺”、“阿姨的尺”都在1956年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力量,寓意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二问:根据材料关键句“建设社会主义”可知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女性成为漫画的主人公,并且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和价值,劳动光荣。

(1)新内涵:闸明了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意义。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吸收前人成果基础的个人思想创新。(2)背景: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影响:推动了苏联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使其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3)寓意: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4)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时代都需要劳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和幸福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