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题目描述
【题目】(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被告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连续实施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犯罪,共致11名士性被害人死亡。2018年3月30日,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高承勇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犯侮辱尸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高承勇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核,同意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植准。经最高人民法院桂准,2019年1月3日上午,高承勇被执行死刑。
(1)上述案例表明了什么?
(2)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建设的认识,题文中国家依法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制裁,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表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犯罪要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等,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结合材料中高某因为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从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角度回答,即从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犯罪的后果是刑罚;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我们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等。
相关试题
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被誉为“世
(单选题)为了测试是否高估了总额为300万美
默读电视新闻、广告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
材料一:2017年7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上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_____
既济未济表示物之不可穷。()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在1/4决赛中
修建一条铁路,如果每4米铺设5根枕木,共需5
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业务人员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应侧重调查客户的()
印度属于:
及时、主动地关注客户各种需求,给予客户尽可能
机械防松有哪些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
公安数字身份证书是民警的网上身份证,要严格证
计算题:柴油罐入口差压计单位是KPa,当滤网
目前局域网的带宽一般为 。
民航机场航站区包括()等。A航站楼、站坪、停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