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2:24:31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题目描述

【题目】(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被告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连续实施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犯罪,共致11名士性被害人死亡。2018年3月30日,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高承勇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犯侮辱尸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高承勇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核,同意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植准。经最高人民法院桂准,2019年1月3日上午,高承勇被执行死刑。

(1)上述案例表明了什么?

(2)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建设的认识,题文中国家依法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制裁,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表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犯罪要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等,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结合材料中高某因为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从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角度回答,即从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犯罪的后果是刑罚;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我们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