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迈入新时代】材料一:见右图【国际新形象】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强国党领导】材料三: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每37卷)(1)根据材料一的发展曲线,分析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这个时期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材料二中第七件大事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分析1992年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答案解析

(1)稳步增长;原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或导弹实验成功)(2)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3)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中,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出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状况稳步增长。联系这一变化出现的时间“1953年——1957年”,联系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根据材料一的图表可知时期Ⅱ是指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1964 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故答案为:稳步增长;原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或导弹实验成功)。(2)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根本原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等。其中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故答案为: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为: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中,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